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投訴郵箱:
[email protected]
新華社湖南分社新聞熱線:
84416500
湖南高校畢業生圖像采集
首頁
要聞
炫聞
政務
社會
市州
訪談
湘企
產經
教育
銀行
房產
旅游
娛樂
健康
文藝
專題
新華網
>
湖南
>
健康
保健美白還能包治百病? 維生素C表示:拒絕捧殺
維生素C是我們保持健康必不可少的營養素。口腔潰瘍、牙齦出血,是缺乏維生素C所致;手上愛長倒刺,那更要多吃維生素C……生活中,是不是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建議。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舒暢表示,手指長倒刺通常和缺維生素無關,而是由于物理摩擦或洗手過多所致。
2019-12-11
來源:科技日報
還在熬夜刷手機?專家提醒:當心丟了“面子”
刷屏一段時間后,要放松一下精神,看看遠方,適當做做面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讓皮膚的代謝和循環保持一個常態。熬夜刷手機,會加速機體衰老,該睡的時候不睡,機體內各臟器得不到充分休息,久之可能會導致其功能異常,加快衰老。
2019-12-06
來源:長沙晚報
15歲“手機控”頸椎曲度如六旬老人
深夜,勞碌了一天的“996”上班族,依然手握手機追連續劇、打游戲、刷朋友圈……似乎只有在手機的世界里,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空間和時光。張長杰提醒,長時間以側臥、伏案等不當姿勢玩手機也很容易引起脊柱的疲勞,包括造成肌肉韌帶的勞損,造成椎間盤壓力的增高、腰椎小關節壓力的改變甚至損傷。
2019-12-05
來源:長沙晚報
生育險并入醫保倒計時!超20省份公布方案 有啥影響?
生育保險和職工醫保合并實施進入倒計時。如,廣東省12月2日公布《廣東省全面推進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方案》,要求確保2019年底前實現兩項保險合并實施。對于單位來說,按照用人單位參加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比例之和確定新的用人單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率。
2019-12-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鼠疫無法治”“5G致失明”均屬謠言
有人認為:5G載頻是毫米波段,毫米波對眼睛傷害很大,可導致黃斑變性,使用時間過長可能導致失明。“牙膏能殺滅幽門螺桿菌,預防胃病和胃癌”更不可能。“睡太多增加癡呆風險”及“戴腦電波走神監測環可評判小學生注意力”也是謠言。
2019-12-02
來源:北京日報
氣溫驟降 這些疾病披著“咳嗽”外衣
近日氣溫驟降,因寒冷而感冒咳嗽的患者增多。孫圣華分析,王先生的慢性咳嗽,無法用常規的肺部疾病來解釋此種癥狀,加之其伴有明顯的“胃食管反流”跡象,可能屬于慢性咳嗽中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2019-12-01
來源:長沙晚報
90后不敢看體檢報告?受訪者:都不敢做體檢
據中國青年報消息,前段時間,“90后不敢看體檢報告”的話題在社交平臺上引起熱議。90后程序員汪克(化名)這幾年的體檢結果中,一直有異常的指標,他坦言,每次拿到體檢報告翻看,內心總是很忐忑。
2019-11-28
來源:長沙晚報
你知道嗎?女性經期不宜拔牙
24歲的小李是長沙某事業單位職員,近日她出現智齒疼痛,想到口腔醫院拔掉。”醫生問,小李回答是在經期,于是醫生給小李做了牙疼的應急處置后告之她,經期結束一周后再來拔牙。
2019-11-27
來源:長沙晚報
降溫了!@長沙市民 冬天別讓腎病由“感”而發
劉滄桑提醒,預防急性腎炎應注意營養均衡,多參加戶外運動鍛煉身體,預防感冒和流感,一旦患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時治療。腎病綜合征患者水腫期應嚴格低鈉飲食,以免加重水腫,可適當選用優質蛋白食物如瘦肉、魚肉、雞肉等,以免高蛋白食物加重腎臟負荷。
2019-11-26
來源:長沙晚報
全都愛吃!最差的幾種早餐,傷胃長胖有致癌物
零食營養素單一,反而缺乏我們需要的優質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長期用零食代替早餐會造成營養不良的問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強調:如果早餐中包括谷類、動物性食物(肉類、蛋)、奶及奶制品、蔬菜和水果等4類食物,則為營養充足的早餐。
2019-11-22
來源:紅網
“小雪”來了!養生記住這個字
今日,迎來“小雪”,拉開了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繁的大幕。功效:白胡椒煲豬肚氣味濃香,具有祛寒暖胃的功效,同時能輔助治療胃寒、心腹冷痛、吐清口水,或虛寒性的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疾患。
2019-11-22
來源:長沙晚報
湖南兒科醫聯體擴容 基層兒科醫學中心全面布局
記者從湖南省衛健委和湖南省兒童醫院獲悉,由湖南省兒童醫院牽頭的湖南兒科醫聯體不斷擴容,醫聯體成員單位發展到156家,基層兒科診療能力不斷增強。
2019-11-19
來源:新華網
我省出臺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實施方案
醫用耗材特別是高值耗材價格虛高、過度使用、質量參差不齊一直為社會各界所詬病,是群眾“看病貴”問題中的癥結之一。為治理這些問題,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南省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向“以耗養醫”宣戰。
2019-11-19
來源:湖南日報
【漫畫】愿每一個糖尿病小朋友都能被溫柔以待!
2019-11-14
來源:新華網
糖尿病真的是“富貴病”嗎?
糖尿病一向被稱為“富貴病”,但是專家指出,這是大家對糖尿病的誤解。糖尿病不是“富貴病”,但是糖尿病的治療費用非常“貴”——專家統計,糖尿病患者每人每年住院費約合2萬多元;每人每年門診費用約合3000多元;每人每年共花費約合2萬多元。
2019-11-14
來源:新華網
防藍光眼鏡真能預防兒童近視?
對此,首都醫科大學世紀壇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兒童眼科專家肖林解釋道,短波藍光是波長處于400至480納米之間具有相對較高能量的光線。肖林還表示,市面上很多的“防藍光眼鏡”明確標注著的阻隔率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里面存在夸張的成分”。
2019-11-14
來源:北京青年報
岳陽市:塵肺病預防宣傳工作早行動
2019-11-13
來源:新華網
“土人參”燉雞鴨?當心被毒倒
據媒體報道,日前成都一對40多歲的夫妻雙雙被送入四川省人民醫院急診重癥監護室搶救。洋金花與凌霄花最主要的區別為:洋金花較長,完整者長9~15厘米,萼管筒狀;凌霄花較為短小,長4~5厘米,萼管鐘狀。
2019-11-13
來源:長沙晚報
湖南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揭牌儀式
2019-11-10
來源:新華網
湖南5歲兒童吃抗過敏藥后昏睡3天 兒童用藥別靠猜!
“孩子吃藥馬虎不得,盡量選擇新藥貴藥、加大藥物劑量病好得更快都是家長要走出的誤區。廖建萍還提醒,如果孩子服藥3天后病情未好轉,或病情出現變化時,應及時到醫院復查,更換藥物,切忌私自給孩子調整藥物或劑量。
2019-11-08
來源:長沙晚報
最近4類疾病高發,專家支招助你健康過秋冬
秋冬季氣候干燥,冷暖多變,加上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夜生活不規律,很容易導致人體的抗病能力下降,易引發過敏性鼻炎、鼻出血、慢性咽炎、突發性耳聾等秋冬季高發耳鼻咽疾病。”肖旭平提醒,成人在起病10天內、兒童在起病兩周內為治療突發性耳聾的最佳時期,一個月后治療有效率明顯降低。
2019-11-07
來源:長沙晚報
8日1時24分“立冬”:清霜冷絮裯,紅葉滿階頭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每年陽歷的11月7日或8日,太陽達到黃經225度時,“立冬”節氣開始。
2019-11-06
來源:新華網
宮頸癌的三級預防要知道!
九價HPV疫苗主要含有6 、11、16、18、31、33、45、52、58型蛋白,其中6和11型用于預防生殖器疣,16、18、31、33、45、52、58型可預防相應型別病毒感染所致宮頸癌、宮頸上皮瘤樣病變及原位腺癌。
2019-11-05
來源:長沙晚報
瞭望丨“天價罰單”作用有限,救命藥廉價藥斷供何解
2019-11-04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難買未加碘食鹽 食碘過量,會不會導致甲狀腺疾病
她表示,如果碘確實過量,可能造成甲亢、甲減、甲狀腺;甲狀腺癌和碘過量并沒有因果關系。張弛認為,缺碘地區的居民必須科學地、長期地食用加碘鹽,否則,一旦停用碘鹽,碘缺乏病就會復發。
2019-11-01
來源:華聲在線
十月隨冷空氣而來的傳言,讓你“感冒”了嗎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向陽介紹,卵巢巧克力囊腫又名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一種病變。湘潭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周薇也表示,卵巢巧克力囊腫的病因尚未清楚,但與以人工流產為主的宮腔手術有著密切關系。
2019-10-30
來源:科技日報
流感高發季將至,你打疫苗了嗎
每年冬春季節,湖南省兒童醫院的流感患兒就會扎堆,甚至一些患兒會引發肺炎等重癥病情。流感冬春季節容易出現流行,高發時間段是11月到次年2月,疫苗應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個月接種。
2019-10-30
來源:華聲在線
長沙縣人民醫院主體工程開建
2019-10-29
來源:新華網
10月22日,湘雅二醫院急救中心搬遷
今日,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獲悉,10月22日,該院將對急救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進行搬遷。該院內科、外科、中醫科、感染科、腫瘤科等門診已搬遷至第一門診樓(門診過渡用房)。
2019-10-21
來源:長沙晚報
親子育兒:父母就寢習慣會影響孩子睡眠
日本睡眠評估研究機構的研究表明,亞洲人的睡眠時間一般都很短,其中父母的睡眠習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睡眠習慣,也就是說,父母睡得晚,孩子也不會睡得早。
2019-10-14
來源:中國婦女報
助長又益智 你家娃運動得夠科學嗎?
運動除了可以促進骨變長外,經常運動的孩子,他的骨密度也會更好。運動類型要多樣,最根本的一個原則是多樣性,可以從多種目標、多種強度、多種環境、多種形式等四個角度來選擇。
2019-10-12
來源:北京青年報
醫學專家:游戲成癮是一種精神疾病 及時干預可防可治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醫學專家提醒,游戲成癮也是一種精神疾病,容易影響正常生活,損害身心健康。
2019-10-11
來源:新華網
世界精神衛生日:我行動,讓“干涸的心靈”得到滋潤—寫在第28個世界精神衛生日
心理健康,正成為現代人健康重要的一部分。我國首部精神衛生法實施6年來,人們對心理健康的認知發生了哪些變化?如何才能從“心”做起,更好地呵護全民健康?
2019-10-11
來源:新華網
高血壓糖尿病門診藥費可報銷超五成
陳金甫介紹,政策將疾病的系統管理和醫保政策進行融合,“它不僅是一個保障政策,還是一個國家從‘兩病’門診用藥入手,進行一系列減負、預防、健康管理的綜合治理,患者將從中受益。” 張宗久說,此次的“兩病”門診用藥政策的出臺,將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的配置,促進分級診療,提高“兩病”患者門診就醫保障和就醫體驗,降低患者負擔。
2019-10-10
來源:人民日報
高血壓常引起頭痛頭暈 綜合治療改善癥狀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會出現頭痛頭暈的現象,但是每個人頭痛頭暈的程度和類型是不一樣的。一些經常性頭痛頭暈可能是由于高血壓、腦供血不足、血脂過高等引起的,工作壓力大,熬夜,焦慮,興奮與緊張的情緒等也會引起頭痛頭暈。
2019-10-08
來源:新華網
別輕敵!高血壓可誘發多種疾病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城鎮化進程加速,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明顯增加。高血壓常見癥狀都有哪些?對患者會帶來哪些危害?近日,新華網邀請北京大學醫學部中西醫結合學系主任、教授韓晶巖做客“健康大講堂”,與我們聊聊高血壓的相關情況。
2019-10-08
來源:新華網
研究稱洗衣機經濟清洗模式暗藏健康風險
經研究發現,這種細菌出現在了醫院洗衣機的洗衣劑槽和內部橡膠密封圈上,并通過清洗過的衣物轉移到新生兒身上。
2019-10-08
來源:新華網
研究顯示使用電子煙可能導致肺癌
新華社華盛頓10月7日電(記者周舟)一項新研究發現,接觸電子煙的尼古丁煙霧可能引發肺癌。
2019-10-08
來源:新華網
世界心臟日:健康規律生活 科學預防房顫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記者俠克)房顫是心房顫動的簡稱,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提升。
2019-09-30
來源:新華網
新方法可重新激活“壓制”腫瘤的基因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27日發布一項研究成果說,一些對腫瘤具有“壓制”作用的基因往往會被癌細胞“關閉”,而新發現的方法可將它們重新激活,從而對抗腫瘤。
2019-09-29
來源:新華網
國家醫保局:2019年上半年17種抗癌藥累計報銷金額逾19億元
中國國家醫療保障局25日發布消息稱,2019年1至6月,17種國家醫保談判抗癌藥累計報銷31.82萬人次,報銷金額19.63億元人民幣。國家醫保局將繼續推進國家醫保談判抗癌藥在醫療機構的配備使用工作,維護癌癥患者權益。
2019-09-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湖南中醫告訴你 這樣的運動方式最健康
近日,長沙一名19歲的大一學生小賀因腰腿痛走不了路被送至醫院,經檢查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至于反手摸腹,這個動作一旦用力過猛,突破極限去嘗試,容易造成肩膀脫臼,或引發肩部肌肉及韌帶拉傷。
2019-09-25
來源:長沙晚報
一圖讀懂: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實施方案(2019—2022年)
《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實施方案》發布,提出到2022年,癌癥防治體系進一步完善,危險因素綜合防控取得階段性進展,癌癥篩查、早診早治和規范診療水平顯著提升,癌癥發病率、死亡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個百分點,患者疾病負擔得到有效控制。
2019-09-24
來源:疾病預防控制局
哪些人需要警惕糖尿病前期?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中國人的三餐組成由粗糧、豆蔬轉變為高脂高糖型飲食,給糖尿病發病提供了溫床。中國不止有大基數的糖尿病患病人群,同時還擁有數量更為龐大的潛在患病人群。
2019-09-24
來源:新華網
科學飲食+適當運動 糖尿病前期需積極干預
近日,由天士力控股集團冠名支持的“健康大講堂”邀請到了天津醫科大學代謝病醫院糖尿病心臟科原主任、主任醫師藺靜,與大家共同聊聊糖尿病前期患者該如何注意日常管理。
2019-09-24
來源:新華網
專家提醒:“饑餓療法”治腹瀉不可取
武漢市中心醫院腎病與風濕內科主任陳文莉介紹,腹瀉本來就會導致身體營養損失,腹瀉后不吃少喝甚至不喝,會加重身體脫水和電解質紊亂,使循環到腎臟的血容量不足,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易引起腎衰竭。
2019-09-22
來源:新華網
科普:人到中年為何容易發福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這可能與脂肪組織中的脂質周轉(儲存和去除脂質的能力)有關。
2019-09-17
來源:新華網
泰康推出質子重離子醫療險
2019-09-16
來源:新華網
梨的5種花樣吃法,秋天跟著學起來就對了!
雪梨膏中富含果糖、葡萄糖、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鈣、磷、鐵等,有助于調節血壓、促進食欲、潤肺止咳、清熱化痰、寧心安神。3.鍋中加入切好的梨塊,泡發的銀耳,以及梨皮,倒入水沒過食材,加入調味的冰糖,甜度隨意;
2019-09-16
來源:長沙晚報
專家提醒:運動后四肢發軟小心低鉀癥
隨著入秋后天氣變涼,傍晚出來運動的市民多了起來。一些市民由于運動較為劇烈、沒有及時補水,出現四肢發軟等癥狀。專家提醒,劇烈運動后要注意及時補鉀補水,小心低鉀癥來襲。
2019-09-09
來源:新華網
老來皮膚干癢 當心特應性皮炎
進入秋天,各種皮膚病高發,皮膚干燥瘙癢更是常見。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專家提醒,如果皮膚癢個不停,皮疹反反復復總也不見好,當心被特應性皮炎(AD)“盯上”,尤其是老年朋友,容易當作普通瘙癢等閑視之。
2019-09-06
來源:廣州日報
吃無糖食品就不會升血糖?
清晨咖啡的一勺糖、晌午解乏的一顆巧克力、晚上慰勞自己的一個甜點……人們常無法抵擋這些“甜蜜”的誘惑。多數食品說的“無糖”,是指制作過程中沒有添加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麥芽糖,或者添加的這些糖含量可以忽略不計。
2019-09-04
來源:北京青年報
湖南常德:工傷就醫進入“刷臉”時代
2019-08-29
來源:新華網
君山區:攜手共建醫聯體 打通惠民“最后一公里”
2019-08-27
來源:新華網
專家提醒保護兒童視力需把握三個時間點
浙江省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趙海嵐表示,先天性白內障是兒童首位的可治性致盲性眼病,其防治的重點即為早發現早治療,盡量在患兒2至3月齡前,即第一個弱視發生關鍵點之前完成手術。
2019-08-23
來源:新華網
天氣太熱空調一刻不能停? 小心“空調病”找上門
長沙的秋老虎威力驚人,最近的長沙,真是熱到不行,不少孩子只能吹空調才能舒服安睡。何楊這樣的“空調病”患者,最近在長沙市多家醫院出現增加趨勢。
2019-08-21
來源:華聲在線
“吃素能讓人遠離糖尿病”?真相在這里
另一個措施,就是在膳食中加入較多的蔬菜,以及適量的動物性食品來搭配精白米面主食。4 .植物性食品的好處,來自于全谷類、蔬菜、水果、豆類、堅果等,而不是來自于米飯、饅頭、面條、涼粉,更不是來自于餅干、點心、薯片、鍋巴之類。
2019-08-14
來源:北京青年報
健康中國行動提出定期防癌體檢 該查什么、怎么查?
我國日前出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目標,要基本實現癌癥高危人群定期參加防癌體檢。防癌體檢該查什么、怎么查?
2019-08-13
來源:新華網
頸椎病等有望納入職業病 企業負擔如何化解?
近日,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在召開新聞發布會時稱,這次職業健康保護行動將頸椎病、肩周炎、腰背痛、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痛列為勞動者個人應當預防的疾病。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的業內專家分析稱,頸椎病、肩周炎等疾病只是被列為勞動者個人應當預防的疾病,而不是“法定職業病”。
2019-08-12
來源:法制日報
兒童意外傷害,家庭急救6大誤區你知道嗎?
暑假又是兒童意外傷害的高發季,不少家庭對兒童意外傷害的正確急救方法存在誤區,據北京東區兒童醫院開展的急救課程家庭急救誤區調查顯示,鼻出血、燒燙傷、跌倒墜床、驚厥、異物、骨折問題排名前六位。
2019-08-06
來源:中國婦女報
腺病毒最愛襲擊五歲以下兒童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消息稱,2019年以來,全國部分地區兒童腺病毒肺炎病例與往年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并指出人腺病毒(HAdV)肺炎是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中較為嚴重的類型之一,多發于6個月至5歲的兒童,尤其以2歲以下兒童居多。
2019-08-06
來源:中國婦女報
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我省準備這樣干
嚴禁學生帶電子屏幕產品入課堂 為學生建立視力檔案 今年起開展近視防控評議考核 “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省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到2030年,實現全省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控制在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階段學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秀率達25%以上。
2019-08-05
來源:華聲在線
三招幫助游戲障礙孩子擺脫困境
記者從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了解到,進入暑假以來,該院接診的網絡成癮青少年比平時增加了一倍。記者了解到,目前全省首家“游戲障礙綜合治療夏令營”正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酒癮網癮治療中心進行。
2019-08-05
來源:華聲在線
不吸煙也得肺癌?40+人群最好每年篩查
國內肺癌整體診治水平已經與國外持平,特別是在肺癌微創手術方面已處于國際領先地位,但仍需提升早期肺癌的診斷水平。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張毅介紹,篩查是早期發現肺癌的重要手段。
2019-08-03
來源:北京青年報
高溫黃色預警再發,防暑成了“頭頂”大事
喝水、游泳、吹空調、出城游……消暑降溫,除了坐等雨來,我們有的是法子 7月31日下午,記者來到湘府路快速化改造項目施工現場,數百名工人正在忙碌穿梭,直面烈日“烤”驗。7月31日,湘府路快速化改造項目施工現場,鋼結構技師在進行防撞護欄的安裝。
2019-08-01
來源:華聲在線
高溫天氣應謹防熱射病
新華社長沙7月24日電(記者帥才)專家指出,高溫天氣,戶外工作者、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兒童等需要預防熱射病發生。
2019-07-24
來源:新華網
“水果熱量排行表”,其實這些水果也會讓人發胖
2019-07-22
來源:新華網
夏季也是心梗高發季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心肌梗死是老年病,而且一般在寒冷的冬天高發。近日,35歲的裝修工人鄒先生在連續15小時的室內施工后,出現持續性胸痛,在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急診科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
2019-07-17
來源:湖南日報
岳陽市工傷保險服務中心基層黨建實招出實效
2019-07-15
來源:新華網
湖南湘鄉家庭醫生APP上線
2019-06-26
來源:新華網
預防尾骨痛 夏季貪涼
尾骨疼痛是久坐一族經常遇到的“難題”,疼到劇烈時甚至屁股不能挨板凳。廣州市正骨醫院康復中心主任黃崇俠教授指出,任何一種體態保持太久都對脊椎健康不利,建議經常變換坐姿,日常可通過抬頭伸懶腰、提肛運動、直腿抬高、拱橋運動等簡單的脊椎鍛煉動作進行預防。
2019-06-19
來源:廣州日報
孕媽管理體重 從孕早期開始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劉嘉指出,如今生活越來越好,臨床上發現超重媽媽越來越多,一般孕期增重15~30斤左右比較正常,不少超重媽媽增重40~60斤以上,過多的重量容易導致生產困難,也不利于身體的管理。專家建議,孕媽媽的營養和體重管理應從孕早期,也就是孕期的前三個月開始布局,這樣在孕中晚期需要額外增加營養時可以做到平衡有序。
2019-06-19
來源:廣州日報
專家:夏季更應注意衛生避免婦科疾病
婦科炎癥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其中以陰道炎最為普遍。專家表示,夏季時婦科炎癥比秋冬季節多發,更應注意衛生,避免婦科疾病。
2019-06-20
來源:新華網
俯趴好處多 寶寶多練習
相比起練習爬行和行走,可能很多家長都會忽視到俯趴對孩子發育的重要性。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柯海勁指出,俯趴可促進寶寶肌肉的發育,讓孩子頭型更完美,還可以讓寶寶認識世界的范圍更加廣泛,對于寶寶來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運動。
2019-06-19
來源:廣州日報
吃錯這些東西,小心食物中毒
【吃錯這些東西,小心食物中毒】生活中,可能會遇到食物中毒現象,有的是因為兩種食物外形相似造成誤食,有的則是食用方法不當而導致中毒。@科普中國 @新華網科普頻道 來源:新華網
2019-06-20
來源:新華網
湘雅二醫院專家指導寧鄉人民醫院建設臨床營養科室
健康中國,營養要先行。“醫院正在按照三甲醫院的標準積極籌建營養科,希望通過營養科的設立,有效輔助患者的疾病治療,進一步提高醫院的診療水平。
2019-07-05
來源:華聲在線
岳陽臨湘:打造溫馨衛健 真情服務群眾
2019-06-17
來源:新華網
湖南省老年健康宣傳周活動啟動 “省”字號健康課上線
省老年保健協會、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和省人民醫院三方共同簽約創辦“湖南老年健康促進大講堂”,為湖南老年人打造“省”字號精品健康課。“湖南老年健康促進大講堂”今天正式簽約創辦,旨在讓更多的老年人了解到權威的健康知識,學習健康自我管理。
2019-06-11
來源:華聲在線
新生兒的“頭垢”能洗嗎?
2019-06-05
來源:新華網
“中華長壽城”項目正式落戶湖南郴州市
2019-06-04
來源:新華網
愛眼日將至,別被謠言蒙蔽雙眼
當時已經明確,眼保健操能夠讓學生強制休息眼睛、緩解視疲勞,但不能治療成年人已經定型的高度近視。近年來,有研究者進行過關于眼保健操對于青少年輕度近視干預的研究,兩個月后用國際標準視力表觀察視力變化。
2019-06-04
來源:科技日報
手機玩多了會看不清東西!小心這種病找上你
隨著電子產品使用率的增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抱怨眼睛干澀、脹痛及視物模糊等視疲勞癥狀。視頻終端綜合征是指從事光學顯示器終端作業(包括計算機終端顯示器、陰級射線管、電視機、電子游戲機、手機之類),所引起的一系列癥候群。
2019-06-04
來源:紅網
湖南用大數據監測管理慢性病
該中心充分利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信息技術,在我省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病的綜合防控與低成本管理。針對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為代表的慢性病人群,開展健康管理服務,包括個人健康監測和健康檔案管理、并發癥風險預警以及個體化健康干預3部分。
2019-06-04
來源:湖南日報
預防小兒“八字腳” 學步不宜過早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發現自家孩子走路時表現出“八字腳”,擔心不已。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主任醫師樂盛麟指出,排除先天遺傳因素、疾病因素外,寶寶“八字腳”的發生與過早學步、穿硬質鞋子等行為習慣有關。他提醒,寶寶走路出現“八字腳”時需及時請醫生診治,盡早矯正。
2019-05-31
來源:廣州日報
家有哮喘兒 夏季莫貪涼
廣州實力中青年醫生、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謝丹宇強調,哮喘治療一定要堅持用藥,切不可因癥狀稍一控制就擅自停藥。她特別提醒,家有哮喘患兒,夏季尤需注意不能過分貪涼,以防受寒冷刺激誘發哮喘。此外還可通過游泳、唱歌等運動鍛煉肺功能、增強免疫力,可對哮喘有一定預防作用。
2019-05-31
來源:廣州日報
孩子睡眠不夠肥胖概率高58%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可使未成年人肥胖概率大增。
2019-05-28
來源:中國婦女報
4月娃就患上嚴重肝硬化 家長切勿輕視孩子“肚子痛”
”湖南省兒童醫院普外一科彭宇明醫師透露,天天這樣患有膽總管囊腫的小患兒最近扎堆收治,最小的患兒才4個月,已出現了嚴重的肝硬化。醫生建議,孩子一旦確診“先天性膽總管囊腫”,早手術治療可以阻止肝功能的持續受損、反復膽管炎或癌變等嚴重后果。
2019-05-29
來源:華聲在線
遏制細菌耐藥性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關鍵
很多人感冒發燒會要求吃消炎藥、輸液,認為“好得快”,殊不知,這就是典型的抗生素濫用,其最大的危害是造成細菌耐藥。近日,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和輝瑞生物制藥集團中國區總經理吳琨共同做客新華網,就濫用抗生素的危害、降低細菌耐藥性、推動抗生素合理使用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2019-05-17
來源:新華網
專家:提高母乳喂養率 新手媽媽需要更多信心
提高母乳喂養率,新手媽媽需要在信心、信息、技術等方面得到醫療機構、社會和家庭的支持。
2019-05-19
來源:新華網
高血壓患者盲目運動減肥降壓風險大
李佐民提醒,在高血壓藥物治療基礎上,非藥物治療方式除了運動外,健康飲食、控制體重很重要。
2019-05-19
來源:新華網
腫瘤病人營養不良,專家指導“正常吃”勿聽信偏方
專家建議,腫瘤患者的飲食建議主要是降低葡萄糖攝入,提高優質蛋白攝入,適當增加脂肪攝入。
2019-05-17
來源:新華網
老年人降壓需緩慢謹慎
專家表示,血壓≥140/90毫米汞柱是高血壓的診斷標準。
2019-05-17
來源:新華網
風疹和風有關系嗎?
2019-05-17
來源:新華網
世衛最新指南:健康生活方式預防癡呆癥
新指南還建議成年人加強體重控制以避免肥胖,并對高血壓、糖尿病、血脂和膽固醇異常、抑郁癥、聽力損失等健康風險加以管控和干預,這些都有助于降低罹患癡呆癥或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
2019-05-15
來源:新華網
專家提醒日常膳食應“每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
2019-05-15
來源:新華網
吃垃圾食品或引發抑郁
研究人員還發現,減少磷酸二酯酶的釋放,與肥胖相關的抑郁癥狀會隨之減少。
2019-05-14
來源:新華網
關注產后抑郁癥:初為人母后的精神困擾
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據聯合國人口基金介紹,目前全球大概每10萬名孕產婦就會有216人因分娩所帶來的疾病或并發癥而付出生命的代價。即使新媽媽們勇敢地闖過了“產房”這一關,仍有10%至15%的人因“母親”新角色的轉變,而飽受精神問題困擾。
2019-05-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寶媽易怒或非“無理取鬧” 產后抑郁應盡早干預
初為人母,本是值得喜悅的事情。但有的媽媽在生完寶寶后,卻開始出現情緒低落、易怒易躁、悲觀絕望等現象,嚴重的甚至會做出傷害自己和孩子的舉動。專家提醒,這些現象是產后抑郁癥的表現,多見于妊娠期到產后一年內,家人對此應予以理解并盡早干預。
2019-05-14
來源:新華網
農村貧困人口大病救治增加4個病種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民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和國家醫保局共同印發《關于做好2019年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進一步擴大救治病種范圍,救治病種從專項救治工作開始時的9個逐步增加至25個。今年新增病種4個,分別是耐多藥結核病、腦卒中、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和艾滋病機會感染。
2019-05-14
來源:健康報
藥師支招 讓孩子吃藥不受罪
相信一定有很多寶爸寶媽,因給孩子喂藥而苦悶發愁。那么如何才能讓孩子配合吃藥呢?別著急,藥師給你支高招。同時,藥師在此認真提示:用藥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
2019-05-1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加載更多...
北京pk10公式规律